首页 人才动态

天全县:以真心集聚人才 以人才引领发展

雅安市委组织部
2022-04-02

      “抓人才”就是抓发展。

      近年来,天全县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,把人才工作作为高质量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基础工作,积极构建人才培养、引进、使用一体化政策体系,集聚县内外优秀人才在项目建设主战场、乡村振兴第一线、急难险重最前沿担当主力、发挥作用,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

      引才聚智  人才云集正当时

      天全县坚持刚性引进和柔性使用并举,大力实施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型人才引进计划、“周末工程师”柔性引才计划、天全籍在外人才回引计划,拓宽人才引进渠道,实现人才量质齐升。

      ——积极赴外招才引智

      近年来,天全县常态化开展赴外招才引智系列活动,根据人才需求情况,绘制“人才地图”,匹配安家补助、人才津贴等优惠政策,重点选取一批省内外重点高校,“走出去”开展定向招才引智活动。同时,在疫情反复的特殊时期,优化线上招聘服务功能,创新采用“直播带岗”网络招聘会方式,让用人单位“不见面”就能引进英才,让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型人才“宅在家”就能成功就业。

1.jpg

天全县首届“直播带岗”网络招聘会直播现场

      “线上+线下”引才模式实施以来,天全县累计组织72家招聘单位,推出273个需求岗位,先后赴中国人民大学、四川大学、重庆大学等29所高校开展专场推介引才活动,刚性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型人才153人,为天全绿色崛起、走出转型跨越新路注入新鲜血液,增强新生力量。

      ——推行柔性引才模式

      近年来,天全县打破引才藩篱,出台《天全县柔性引才十条措施》,根据先进材料、新型建材、清洁能源、现代物流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现代产业发展和玄武岩、竹生物、中医药等优势资源综合利用需要,分类制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白皮书,建立人才发展资源、机会“两张清单”,绘制重点人才寻访“地图”,通过“企业引才育才,政府补贴买单”模式,柔性引进县外专家人才800余人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,县域人才结构不断优化。

      2018年,天全县人民医院与四川华西医院开展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规范化建设项目(PCCM)”,聘请全国呼吸病专家梁宗安教授等5名专家教授到天全开展坐诊会诊、手术示教等技术培训和合作,推动医院学科建设、科研教学、诊疗能力提升,带动本土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医师技术团队快速成长,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领域已逐步进入全省先进水平。

2.jpg

天全“周末工程师”特聘专家梁宗安教授带领医疗团队为患者诊治

      2019年,天全县人民政府依托专家科研工作站、尔润玄武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、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心等产学研用平台,通过项目合作、技术引进、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与省内外企事业开展“技术联姻”,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周丰峻、成会明、翁宇庆来天全指导产业发展、带动23名“高精尖”领军人才入驻天全。

3.jpg

 周丰峻院士与企业负责人就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规模、技术应用、产品升级、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

      ——实施人才回引计划

      面对天全籍返乡创业人才,天全大力实施“大雁归来返乡创业”行动,创建“天全县创业指导中心”,组建“创业项目库”和“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”,为返乡人才创业在政策咨询、证照办理、税费减免、财政奖励、项目孵化、创业培训、项目推介等8个方面给予奖励和扶持,多渠道为返乡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支持。

      从“孔雀东南飞”到“凤还巢”,返乡群体也成为助推天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。近五年天全县通过异地商会、乡友会等返乡引才平台,回引天全籍企业家、优秀农民工429名,创办各类经济实体540个,带动就业1.8万人。

      “我从90年代出去打工,到带着资金返乡创业,整整三十年,成功为自己和家人奋斗出了幸福的生活。”天全县新华乡返乡人才高永国感慨地说到。作为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代表,高永国通过自筹资金和项目资金支持建成了集药苕种植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雅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从最初200余亩发展到现在带动全县共种植6000多亩土耳苕,促进800余人就业,带领乡亲们实现致富增收。高永国正是天全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、吸引优秀本土人才返乡创业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
      多元驱动  群英荟萃满园春

      中心大局在哪里,就把人才往哪聚;战略需求在哪里,就把人才往哪引。近年来,天全县聚焦服务重点领域、重点产业、重大平台需要,形成以“水城优才”计划为统揽,各有侧重、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。

      ——突出一线锻炼选育人才

      为激发青年人才干事创业活力,天全县突出一线实践锻炼育才增智,先后出台了选派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一线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、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等政策文件,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。同时,通过开展“四大工程”递进培养、“四个一线”实践历练、“科技服务团”等育才路径,走出了一条人才自主培育的新路,累计遴选培育“青年人才”500余名,选树各类拔尖人才1500余名。

      2019年,实施“四个一线”锻炼行动,年轻干部徐鹏被选派至仁义镇六城村担任第一书记。面对六城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、总量规模小等问题,徐鹏通过启动生态种猪场项目,帮助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、持续壮大,目前六城村已建立本地特色产业,贫困户人均增收16284元。2020年徐鹏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“五个一”帮扶先进个人。

4.jpg

徐鹏(右)与贫困村村民李元惠共享刺梨丰收喜悦

      注重一线锻炼的同时,天全县也将一线服务作为人才重要工程,常态开展人才进乡村(社区)、企业、园区(项目)、学校和医院“五进”活动,组建油茶、猕猴桃、电商、名师、名医等“科技服务团”22个,300余名专家人才深入基层一线,培养专业技术人才、农村实用人才6800余人次,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等26个,规范专家工作站等服务机构17个,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块生根发芽。

      ——搭建创业平台使用人才

      近年来,天全县坚持以用为本、效益为先,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企业,积极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、产业链融合发展。同时,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求,持续深化校地战略合作,鼓励县域经济主体通过企业自建、院所挂牌、校企共建等形式,在省内外人才集聚地建立研发中心,以研发带动企业创新,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,带动人才梯队建设。

5.jpg

尔润玄武岩公司与东南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

      截至目前,天全已在成都等地建立研发基地(中心)8家,先后与四川大学、东南大学、省食品研究院等30余所高校院所开展合作项目43项、转化研发成果20余项,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,帮助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、省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、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、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。

      2018年,润兆渔业在县政府帮助下,通过深入挖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人才平台潜力,以项目联合共建、人才联合培养等形式与省内外专家人才开展深度对接合作,创新采用“院士专家+行业精英+产业人才”模式,组建了一支23人的科研团队,帮助企业通过国家ISO2200质量体系认证,先后获得欧盟EU认证和美国FDA认证,研发生产的“芙思塔”鱼子酱远销欧盟、北美等30个国家和地区。

      ——注重实绩评价管理人才

      为了更好的发挥人才引领示范作用,2019年,天全县出台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型人才实绩考核办法,针对专业技术岗位、管理岗位及人才项目平台不同,科学设置考核指标,通过个人自评、民主测评、党委考评、组织评价对人才开展实绩考核,以考核加强对引进人才管理,激发人才作用发挥。在《办法》的指导下,引进人才发挥带头作用,立足天全实际,结合个人专业特长,积极为天全高质量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建言献策,贡献智慧。

      在加大实绩评价的同时,天全县探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聘用“能上能下”改革,针对“一评一聘定终身”现象,在县中医院开展岗位聘用考核试点,对聘用期满人员实行“全体起立,重新入座”。2017年至今,全院500余名职工已进行全覆盖岗位聘任,去掉了人才身上的“永久牌”标签,让用人单位走上人才聘岗的“C位”。

      精心服务  此心安处是吾乡

      天全始终坚持筑巢引凤,以“专业化、定制化、精细化”留才三举措,持续营造良好人才生态,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,打造宜居宜业的“人才磁场”。

      实行专业化服务——创新构建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+人才办+高端人才服务中心+人才工作联络站”管理服务模式,针对人才发展需要,建强专业化人才服务中心,打造人才之家,落实用人单位人才服务专员,定期开展人才工作者专题培训,形成了一支“服务人才的人才”高素质专业化队伍,提高人才认同感。

      实行定制化服务——建立县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和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,出台《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》,全面推行“人才卡”制度,对高层次人才户籍办理、医疗保障、子女入学、家属随迁等实行“一对一”服务配套,用心用情解决人才关键“小事”,提高人才获得感。同时,定期组织开展青年人才联谊活动13次,为单身青年人才搭建交友沟通、共同成长的平台。

      外地青年人才刘汝霖就是“青年人才交友平台”的受益者,他说:“通过青年人才联谊活动,我在天全找到了我的另一半,今年年底我们就要结婚了!”目前,全县已帮助100多名单身青年在天全找到归属,真正实现“感情”留人。

6.jpg

2019年天全县青年人才七夕联谊活动

      实行精细化服务——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,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常态联系、走访慰问专家人才2000余人次;打造精细化服务平台,链接64个单位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;与此同时,围绕“创造拴心留人条件”,切实加大财政投入,积极探索“人才安居”新模式,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,出台高层次人才住房扶持政策,配套人才公寓22套,提供拎包入住环境,提高人才归属感。

      如今,天全县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,引才聚才效应不断凸显,人才汇聚的热潮正在形成,智力引擎动能澎湃,为聚智绿色崛起,助力天全转型跨越提供了强劲支撑。


撰稿人:李利洲

审核人:郑  宇

单  位:中共天全县委组织部

日  期:2022年2月8日


2022-04-02 57510
苹果app下载
安卓app下载
微信关注雅州英才